重新查詢 | 回學校首頁

1112學期 課程基本資料/Course Information

系所 / 年級
通識課程  1年級
課號 / 班別
GOG00380 / A
學分數
2學分
選 / 必修
通識
科目中文名稱
國際移動力-4
科目英文名稱
International Mobility
主要授課老師
林孟煒
開課期間
一學年之上學期
人數上限
50 人
已選人數
21 人
課程種類
一般課
課程類別
校定
學程
通識博雅課程-生活類
全英授課

起始週 / 結束週 / 上課地點 / 上課時間

第1週 / 第18週 / M407 / 星期1第3節
第1週 / 第18週 / M407 / 星期1第4節

請各位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勿非法影印。
Please obser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not to make illegal copies.

教學綱要/syllabus

第一部分/Part I(※依課程委員會審議之內容決議填入)

一、教學目標所要達成之能力培養項目:
[依據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之課程與基本素養/核心能力關聯表填寫]
Item 基本素養/核心能力 Core Literacy/Core Competencies 相關性 Relevance
高度相關 中度相關
1 問題解決能力 tick

.

2 獨立思辨能力 tick

.

3 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

.

.

4 自主學習能力

.

.

5 跨領域整合能力

.

.

6 跨文化瞭解能力 tick

.

7 生活美學能力

.

.


SDGs Item SDGs目標
SDGs goal
SDGs描述
SDGs description
無相關項目
No related items
二、教學目標
(Objective)
1.認知面:[使學生理解、應用、分析、綜合、比較、推論、評估本課程之理論與概念]:
     1.認知面:學生課透過美術館策展與變化與環境批判理論兩大子題了解多元文化主義與全球化、邊界認同、政治、族群性及後殖民文學的關聯性。
2.技能面[使學生能獲得運用與實做本課程理論與概念之技巧]:
     2.技能面:透過閱讀與討論英語文及視聽資料,使用恰當的英語討論並評論議題。
3.情意面[能引發學生對本課程之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增加觸類旁通與自主學習]:
     3.情意面:透過分析後殖民理論、族群與邊界運作的複雜情境,對全球化與在地化溝通的實踐產生同情與理解。
三、符合教學目標之課程內容設計
本課程可以學生英文程度調整為雙語並行程度。本課程透過去殖民與賦能的角度,解讀國際議題相關教材以培養國際移動力與跨文化知能。課程設計透過圖像、影片及繪本,讓參與者不斷反思的活動,將批判思考與跨文化意識透過反思成為習慣。學習者建立自身意識,檢視自身對國際議題的認識、態度、立場。藉由反思練習,本課程期望參與者對文化的自我與他者產生意識,喚醒跨文化溝通知能,並更進一步,消除個人與制度上的偏見。
四、先修科目
(Pre Course)
  無

第二部分/Part II

一、多元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由學生自訂學習目標與抱負水準  案例或故事討論  講述
 學生課後書面報告  小組討論  學生上台報告  腦力激盪
 學生實作  角色演練  習題練習  影片欣賞與討論
 採訪  e化教學  審議式民主  觀察與資料收集
 一分鐘回饋  磨課師課程  翻轉教學  其他
 企業參訪  與課程有關之實務學習  見習  實習
 協同教學  服務學習課程  其他系課程委員會核定之實務學習項目  以「技能導向」的教學設計
 以「病人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問題導向教學法  設計導向教學法  專題導向教學法
 總結性教學法  同步和非同步設計  整體課程鷹架設計  問題導向設計
 主題或個案討論  數位説故事  引導學生有效學習策略(如,WSQ, WPAQ, SQ3R)  群體決策(線上投票)
 同儕合作專題學習  同儕回饋  同儕亙評  同儕出題
 同儕師徒制(高分和低分一組)  同儕透過網路協作共同完成作業或專題  小組報告  小組競賽
 課堂中每段落實施簡易小測驗  學生訂正學習策略  學生學習行為增強措施  課堂末回饋(學生回饋學習心得和疑問)
 學生線上學習歷程分析  線上搶答
二、多元教學方法與教育目標的連結
您所勾選之教學方法與何種基本素養/核心能力有關? 126
1.案例或故事討論
2.講述
3.學生課後書面報告
4.影片欣賞與討論
5.e化教學
6.群體決策(線上投票)
7.課堂末回饋(學生回饋學習心得和疑問)
8.線上搶答
三、參考書目 (Reference)
[符合教學目標之參考書目]
四、教學進度
(Syllabi)
[符合教學目標之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與何種基本素養/核心能力有關?
日期
(Date)
授課內容
(Course Contents)
授課教師
(Teacher)
核心能力 授課方式
(Teaching methods)
126
2023/2/13 課綱說明
Introduction to course syllabus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2/20 1. Handout 2. Global Issues
1. Handout 2. Global Issues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2/27 holiday
holiday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3/6 Theme 1
Theme 1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3/13 Theme 1
Theme 1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3/20 Theme 1
Theme 1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3/27 Theme 1
Theme 1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4/3 Spring break
Spring break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4/10 期中報告
Midterm Report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4/17 Theme 2
Theme 2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4/24 Theme 2
Theme 2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5/1 Theme 2
Theme 2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5/8 Theme 2
Theme 2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5/15 1. Handout 2. Global Issues
1. Handout 2. Global Issues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5/22 1. Handout 2. Global Issues
1. Handout 2. Global Issues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5/29 Theme 2
Theme 2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6/5 Theme 2
Theme 2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2023/6/12 報告繳交
報告繳交
林孟煒 課堂講授教學
Lecture teaching in classroom
五、多元評量方法
(Evaluation)
[所勾選評量方法之評分加總為100分]
評量方式 分數 評量方式 分數
 實作測驗   0  期中筆試   0
 隨堂筆試測驗   0  期末筆試   0
 小組作業   0  期中報告  20
 服務日誌   0  期末報告  20
 口試   0  專題報告   0
 個人上台報告   0  實作作品與反思   0
 小組上台報告   0  前後測比較進步與成長   0
 出席狀況  15  課堂參與與表現  5
 心得與反思報告  40  其他   0
六、多元評量方法與教育目標的連結
您所勾選之評量方法與何種基本素養/核心能力有關? 126
1.期中報告
2.期末報告
3.出席狀況
4.課堂參與與表現
5.心得與反思報告
七、講義位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