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詢 | 回學校首頁

0992學期 課程基本資料/Course Information

系所 / 年級
通識課程  1年級
課號 / 班別
GOG00303 / A
學分數
2學分
選 / 必修
通識
科目中文名稱
原住民文化探索-1
科目英文名稱
Discove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lace Names
主要授課老師
洪英聖
開課期間
一學年之下學期
人數上限
80 人
已選人數
61 人

起始週 / 結束週 / 上課地點 / 上課時間

第1週 / 第18週 / A202 / 星期3第09節
第1週 / 第18週 / A202 / 星期3第99節
第1週 / 第18週 / A202 / 星期3第10節

請各位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請勿非法影印。
Please obser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not to make illegal copies.

教學綱要/syllabus

第一部分/Part I(※依課程委員會審議之內容決議填入)

一、教學目標所要達成之能力培養項目:
[依據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之課程與基本素養/核心能力關聯表填寫]
基本素養/核心能力 Core Literacy/Core Competencies 相關性 Relevance
高度相關 中度相關
健康 Health [具有促進身體、心理以及靈性健康的良好習慣]

.

.

關懷 Care [具有實踐關懷自己(尊重生命、感恩惜福)、關懷他人 (孝親尊長、同理尊重、團隊合作)、關懷社會(扶助弱勢、服務社區)、以及關懷世界(愛護地球、多元文化) 的行動力] tick

.

創新 Innovation [具有創造特色的原創力與求新、求變及應變的能力]

.

.

卓越 Excellence [具有追求自我突破,並能終身學習,以不斷因應社會與時代需求的企圖心]

.

.

中文能力 Chinese Competencies[具有中文閱讀賞析、文字運用表達及文書處理能力]

.

tick
英文能力 English Competencies[具有英文閱讀、寫作及聽講之溝通能力]

.

.

資訊能力 Information Competencies[具有常用的電腦軟體操作及利用網際網路中豐富資源的能力]

.

.

二、教學目標
(Objective)
1.認知面:[使學生理解、應用、分析、綜合、比較、推論、評估本課程之理論與概念]:
     1.透過互動學習模式,及豐富的圖檔解說,強化學生理解能力,在圖文能相互比較之下、訓練學生綜合、分析、及推論能力。
2.技能面[使學生能獲得運用與實做本課程理論與概念之技巧]:
     2.由分組採訪原住民部落中,印證課堂理論,使同學體驗理論與實際的差異與新發現,培養學生將知識化為可以應用在現實生活的能力。
3.情意面[能引發學生對本課程之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增加觸類旁通與自主學習]:
     3.原住民文化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尚存古老文明的珍寶,可以追溯人類發展的軌跡,充滿故事與人類文明誕生的精彩過程,本身就具有趣味性,加以主題引導,可激發學生探索與學習的興趣,由歷史經驗應用到現實生活,使學生觸類旁通。
三、符合教學目標之課程內容設計
1.教師準備專業的課程教材。 2.準備豐富的相關圖檔,包括古代圖片、老師親自採訪的現代各族原住民圖檔,以及音樂,以補充教材的不足,使學生感受到原住民深層的文化含意,促進族群互相欣賞與和諧發展。 3.上課方式採取互動模式,以PBL模式精神,拋出問題,由師生共同討論與思考分析推論,師生共同找出答案。 4.下半學期由學生分組採訪各地原住民部落,回來上台報告,分享給同學,使理論與實際結合。
四、先修科目
(Pre Course)
  無

第二部分/Part II

一、多元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
 由學生自訂學習目標與抱負水準  案例或故事討論  講述
 服務學習  學生課後書面報告  小組討論  參訪
 學生上台報告  腦力激盪  學生實作  角色演練
 習題練習  影片欣賞與討論  採訪  e化教學
 審議式民主  觀察與資料收集  一分鐘回饋  其他
二、參考書目 (Reference)
[符合教學目標之參考書目]
1.台灣先住民腳印(時報出版)
2.教師自己的專論與專書
3.其他相關專書與專論
三、教學進度
(Syllabi)
[符合教學目標之教學進度]
2011/2/23 1. 認識師生、課程與教材簡介、教材第一篇與傳統歌謠。 洪英聖
2011/3/2 2. 教材第二、三篇、與傳統歌謠簡介。 洪英聖
2011/3/9 3. 教材第四、五篇、與傳統歌謠簡介。 洪英聖
2011/3/16 4. 教材第六、七篇、與傳統歌謠簡介。 洪英聖
2011/3/23 5. 教材第八、九篇、與傳統歌謠簡介。 洪英聖
2011/3/30 6. 教材第十、十一篇、與傳統歌謠簡介。 洪英聖
2011/4/6 7. 教材第十二篇(上)、與傳統歌謠簡介。 洪英聖
2011/4/13 8. 教材第十二篇(下)。 洪英聖
2011/4/20 9. 期中考試(30 %) 洪英聖
2011/4/27 10. 期中考提檢討與回顧、分組與選定報告主題 洪英聖
2011/5/4 11. 簡介南島語族。 洪英聖
2011/5/11 12. 台灣史前遺址與原住民的關連性 洪英聖
2011/5/18 13. 台灣平埔族原住民與地名的關係。 洪英聖
2011/5/25 14. 分組報告1-4組。 洪英聖
2011/6/1 15. 分組報告5-8組 洪英聖
2011/6/8 16. 攝影組:各組報告總回顧。 洪英聖
2011/6/15 17.期末課程結語 洪英聖
2011/6/22 18. 期末考試(核算成績) 洪英聖
四、多元評量方法
(Evaluation)
[所勾選評量方法之評分加總為100分]
評量方式 分數 評量方式 分數
 實作測驗   0  期中筆試  30
 隨堂筆試測驗   0  期末筆試   0
 小組作業   0  期中報告   0
 服務日誌   0  期末報告  40
 口試   0  專題報告   0
 個人上台報告   0  實作作品與反思   0
 小組上台報告   0  前後測比較進步與成長   0
 出席狀況   0  課堂參與與表現  30
 心得與反思報告   0  其他   0
五、講義位址(http://)